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4,50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法政类 > 法律理念、自由與教育:法理學論文集3
法律理念、自由與教育:法理學論文集3
上一张
法律理念、自由與教育:法理學論文集3
下一张
prev next

法律理念、自由與教育:法理學論文集3

作者: 劉幸義
出版社: 翰蘆
出版日期: 2017-10-3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8.45
本店售价: RM60.9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為甚麼有法律?法律是為何存在?

  法理學論文系列第三本,以法律的核心理念「正義」為基調,延伸出自由與平等的價值,點出法律最初的存在意義,進而研討臺灣司法為人詬病的根基─法學教育的缺失。

  正義作為法律的理念是人類共同生活的重要概念,雖然每一文化區域有自己的法律觀與法律生活,但有著一共同目標:盡可能追求一理想的共同生活。同時,自由與平等為法治國家的核心思想,且呈現在各個不同的共同生活之中。

  當制定法以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之名,剝奪人民的基本權利與自由,只是用來維護獨裁與極權統治,這種法律無論站在自然法的觀點,或反思人類組織國家的目的,都該視為無效。

  反思台灣,在經過長期的抗爭,許多人失去自由,甚至生命,才逐漸在各方面得到自由與平等。而從歷史的痕跡,能意識到法學教育所造成的影響,台灣有部分的法律教授、法官欠缺法學方法論的知識,無法區分解釋與類推,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如何期待其學生能嚴謹的、正確的適用法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幸義


  現職
  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教授

  學歷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台北大學副校長
  .台北大學法律系主任
  .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
  .台灣法理學會理事長

  專長
  .刑法
  .法理學
  .法學方法

  著作
  .正義、人權與枉法裁判
  .法律概念與體系結構
  .法律推論與解釋
  .東亞法律漢字用語之整合(主編)
  .多元價值寬容與法律:
  .亞圖.卡夫曼教授紀念集(主編)
  .法學理論與文化:
  .李岱教授祝壽論文集(主編)
  .刑法概要
  .The Idea of Justice in Literature(共同主編)
  .Gerechtigkeit - Theorie und Praxis(共同主編)
 


目錄

第一章    法律理念:正義
壹、概說
貳、法律理念─正義作為社會正義〔德漢對照〕
參、Recht und Gerechtigkeit
肆、正義理論─由難題史觀察〔德漢對照〕
伍、Die Wertidee des Rechts
陸、Arthur Kaufmanns “Dritter Weg” zwischen Naturrecht und echtspositivismus

第二章    平等與自由
壹、概說
貳、語言自由與平等權-理論與實踐
參、Fundamental Legal Values and Globalization
肆、Sprachenfreiheit und Sprachengleichheit
伍、言論自由、誹謗與言論免責權
陸、議會的言論免責權與限制追訴權
柒、總統的「刑事豁免權」並非免除刑事責任
 
第三章    法學教育與師質
壹、概說
貳、「基礎法學」意義與規劃發展
參、升等改聘與教師素質水準
肆、論大學公法人化問題
伍、大學助教的性質與法律定位問題
陸、不溯既往─一個被誤用的法律概念

論文出處
法律論文集1-6總目錄(翰蘆圖書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