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当代思潮/哲学 > 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
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
上一张
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
下一张
prev next

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

作者: 楊婉儀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7-09-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8.45
本店售价: RM60.9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以列維納斯的思想為骨幹,並以關注生命的尼采精神為底蘊,
從批判西方形上學所含蘊的死亡氛圍開始,提問帶著肉身超越的可能性。

  在蘇格拉底犧牲自己的身體,成就理性為哲學主體之後,西方傳統哲學的超越,完成於感受及身體的缺如中。從此向度而言,如果要使人類的眼光從背反生命的超越高度,轉向自身的生命與現世的生存;那麼,藉著重新詮釋超越意涵而深入西方形上學否定生命的根源,將生存從存在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將是戮力於以人性與生命為基礎開展哲學思維的人,所無法迴避的工作。

  楊婉儀專著《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秉持著對人性與生命的關懷,所涉及的不只是對於西方傳統哲學之超越的簡單否定,而是在重塑超越意涵的詮釋中,開展以「人性的超越」為名的倫理行動。本書的發展主軸,環繞對於西方哲學思想與宗教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的「超越」這一概念。從對於死亡(mort)、死 (mourir)與生存(exister)的區分著手,除了劃開足以毀滅生命的死與在思想中的死亡之外,更嘗試說明思想中的死亡與生存的關係,藉以凸顯內在於人類思想中的否定性,如何成為構建西方形上學傳統的重要因素。透過對於上述三者的釐清,闡釋超越這一概念對於人所產生的影響,在呈顯肯定超越的西方思想傳統忽略生存與人性的事實中,以「人性的超越」(transcendance humaine)為名,為否定生命的西方形上學注入生氣,重新賦予超越性以新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婉儀


  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哲學博士,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領域以法國當代哲學、列維納斯思想、尼采研究、現象學以及視覺文化為主。近年來致力於發展哲學跨領域研究,希望能將思想的分析與詮釋力,應用到不同的場域。
 


目錄

前言
問題意識
研究方法
章節概要
向列維納斯致敬

內在之旅
1. 「我」(Je)的遜位
2. 從傳統形上學到列維納斯式的倫理
3. 倫理的時間性──未來與瞬間
4. 從超越到人性的超越

第一章 焦慮與激動:從共時性到歷時性
1. 焦慮與「我的」死亡
1.1 對於《存在與時間》中的死亡與死的差異之劃分
1.2 共時性的意涵
1.3 認識論或存有論──從此在與死亡的關係談起
1.4 倫理或存有論
2. 死與他人之死
2.1 倒轉的詮釋
2.2 對於蘇格拉底之死的另一種詮釋
2.3 亡故和死──海德格式的區分
3. 歷時性──不可能被主體吸納的相異性(altérité)
3.1 耐心──對以相異性為特徵的他人之尊重
3.2 關於同一性的分析
4. 人之本性與真實
4.1 真理與真實
4.2 人之本性

第二章 生存與溯源(transdescendance)
1. 懶惰
1.1 被懶惰所詮釋的生存悲劇
1.2 真理(vérité)與人
1.3 生存與倫理
2. 溯源(transdescendance)
2.1 感覺與內在性
2.2 感覺與身體性
2.3 以感覺形態顯現的虛無──恐懼(horreur)
2.4 虛無之體驗(experience vecue)
2.4.1 沉浸在身體性中的異域感
2.4.2 感性(aisthesis)與異國情調(exotisme)
2.4.3 物質性與異國情調
2.4.3.1 刺激感官的色彩:印象派
2.4.3.2 赤裸的線條:抽象繪畫

第三章 在「生存的基礎」(la base de l’exister)上尋回生命力(la force de la vie)1. 對於「我的死亡」(ma mort)的領會
1.1 對於海德格式的Angst的分析
1.2 海德格環繞Angst所開展的存有論與傳統存有論之關係──從〈斐多〉中的蘇格拉底之死談起
2. 〈斐多〉中共在的旋律──蘇格拉底的理性與他人的眼淚
2.1 從他人的觀點進入〈斐多〉
2.2 蘇格拉底對於「生命」所持的觀點
2.3 柏拉圖之病
3. 〈斐多〉中的情感、生命與死
3.1 表象死亡與直面他人之死
3.2 理性與生命力之衝突
3.3 生命力與身體:惡之顯現

第四章 感覺與惡
1. 主體意涵的轉變──從笛卡兒的思想到康德的理性
2. 除了人性,在〈斐多〉中還可發現什麼?
3. 理性與情感的矛盾──人
4. 感覺的雙重意義
5. 為何康德得以避開哲學的戈爾狄厄斯之結?
6. 理性、感覺與身體
7. 自身作為戈爾狄厄斯之結而存在的英雄──人

第五章 倫理與超越
1. 溯源之後──超越性與內在性的關係
1.1 亞伯拉罕之愛
1.2 亞伯拉罕與責任(devoir)
1.3 內在性(immanence)與超越性(transcendance)的關係──以亞伯拉罕為例
1.4 作為理性本原(arché)的身體性
2. 存在模態與以耐心開展自身的時間性存在──人
2.1 海德格的「存有論差異」(différence ontologique)
2.2 海德格對於存在(être)與存在者(étant)劃分之缺漏
2.3 有待反駁的言說
2.4 小結
3. 以人之本性為基礎的超越
3.1 德希達的形上觀點──從德希達詮釋列維納斯思想中的「臉」的意涵談起
3.2 再談「他人的臉」(visage d’autrui)
4. 倫理的相遇:人之本性以及人性展現的時刻
4.1 激動與他人之死
4.2 痛苦(souffrance)──被理性與情感的互斥張力所撐開的拓樸空間
4.3 小結

結論
1. 思想的倫理向度
2. 人性、倫理與人性的超越
3. 善與幸福

引用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