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5,26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非洲/大洋洲 > 失去非洲的犀牛:追新聞追到撒哈拉,一位台灣記者的堅持
失去非洲的犀牛:追新聞追到撒哈拉,一位台灣記者的堅持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失去非洲的犀牛:追新聞追到撒哈拉,一位台灣記者的堅持

作者: 張桂越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11-07-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40.00
市场价格: RM51.72
本店售价: RM46.03
促销价: RM45.51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第一位親自採訪蘇丹達福爾難民營的台灣記者。
  追新聞追到撒哈拉沙漠

  2006年,因為一張新聞照片,作者張桂越憑藉著對新聞的敏感度,當下決定前往利比亞;但百轉千折就是拿不到利比亞簽證,山不轉路轉,一輩子不妥協、不低頭、想得瘋狂的她,竟然異想天開,計畫從和台灣有邦交的查德進入利比亞,反正「只」隔個撒哈拉沙漠……就這樣,她來到了非洲的沙漠王國查德首都恩加美納。

  本書分六大章節,每章節約有10 ~ 15篇故事:

  一、緣起:

  作者如何從一張照片,嗅到背後的「新聞價值」,於是飛越大半個地球,來到了查德,她以詼諧生動的文字,讓大眾一窺新聞背後的內幕,專題(獨家)新聞原來是要這樣「賣」的。

  二、黑漆漆的查德:

  這裡說的「黑漆漆」,不是指光線,是人的皮膚,因為查德全都是黑人!

  我們印象中的非洲是貧窮、乾瘦的小孩,作者沒有灑狗血地描寫「貧窮、飢餓、疾病、面臨死亡」,而用她的鏡頭、幽默明快的文字,說了一篇又一篇當「生存變成了生活,活著就要活得好一點了」的非洲生活故事,讓我們有了不一樣的新非洲印象,淡然的文字卻能勾起心底深層的感動。

  資深媒體人陳浩形容張桂越用鏡頭語言說故事的方式,「力量用得很小,張力又很大。這就是功力。」

  三、就把他鄉當故鄉:

  台灣原本以「外交」為手段而派出的農技團,在查德南部的Djadeya發展了一個20公頃的蔬菜果園,養了80戶農民,創造了800多個就業機會。為當地引進了火龍果、棗子、木瓜、番石榴、百香果等樹苗,讓路透社第一把交椅的記者大開了眼界,這是台灣農技團的小人物在世界角落裡的「大建樹」!

  四、血色民主:

  作者用圖像的語言記錄了2006年的查德總統大選,多角度的剖析台灣、查德、中國大陸與國際之間的政治糾葛。

  並訪問了世界「人權觀察(Human Right Watch)」組織領袖奧利弗(Olivier Bercault)探討聯合國對待難民的政策及難民的人權問題。

  五、達福爾難民營:

  達福爾位於蘇丹西部與查德的交界處,聯合國難民署(UNCCR)在這裡設置了12個難民營,收容了將近20萬的難民。目前是聯合國在地球上配置最多的難民營。

  作者是第一位到此採訪的台灣記者,她直率的批判中,蘊含著深沉的人道關懷熱情,每篇故事都試圖用文字與影像替難民營發聲,希冀能為他們找到一條更好的路。

  六、豐富之旅:

  作者敘述這段意外之旅的心路歷程,到查德、到達福爾都不在原定的計畫裡,她也不是故意要往所謂的危險地方跑,是無心插柳。作者自嘲說:「這也是做記者甜蜜的地方,恐怖的不可預知!」

  即使這段旅程結束了,但作者積極「追」新聞的態度、對人道關懷的熱情,仍會像股暖流,流過讀者心底。

本書特色

  *第一位親自採訪達福爾難民營的台灣記者。
  *最深度的「非洲之心」查德歷史、文化、生活報導。

作者簡介

張桂越

  1949  出生於廣西桂林。畢業於台灣關渡基督書院、美國明尼蘇達州Concordia College語言傳播系。

  記者生涯已超過30年,她自稱為一輩子的前線記者。一輩子不妥協、不低頭、想得瘋狂、活得真誠,四海漂泊卻永遠懷抱希望向前行!

經歷:

  1984  華視新聞雜誌記者。
  1989  英國威爾斯大學新聞研究所就學,求學期間任台視駐倫敦特派員。
  1993  「傳訊電視」駐歐洲分社主任。
  1997  創立【台通社】,社長和社員同一人。
  1999  單槍匹馬進駐馬其頓。
  2002  在馬其頓發起「抗議希臘大使館無恥運動」,行動持續兩周,上萬人簽名支持。最後希臘政府開除肇事官員,外交部副部長道歉。
  「張桂越」這個名字成為馬其頓各大傳媒的頭條新聞。
  2006  前往非洲查德採訪,進入達福爾難民營。
  2007 出版《追獵藍色巴爾幹》
  2008 出版《阿娜答的神祕世界》
  2011 籌備發行「巴爾幹周刊」期望拉近華人與巴爾幹半島的距離。


目錄

推薦序 犀牛找到了她的非洲/李月華6
推薦序 黑色的上帝/胡忠信8
推薦序 獨行者的路徑和視野/郭力昕9
序 顏色11

1 緣起 鼓聲響起 14
費里尼的鼓聲 16
萬丈高樓簽證起 19
旅程的祝福 22
靈魂的孤寂 25
衣索比亞印象29

2 黑漆漆32
第一瞥 35
此情可待成追憶 39
「剃」到鐵板 41
吃刺 45
阿布的信仰 49
烏溜溜的黑 53
Something good about Chad 57
門房的一顆心 60
非洲人辦桌 63
今天很「河馬」 67
水與樹的纏綿 73
那一家人呢 ? 75

3 就把他鄉當故鄉78
一路上 81
稻田鼓手 85
他們是樹頭 89
團結大橋92
原來是你95
想家的日子97
Little people big job 99

4 血色民主102
躲子彈104
民主路上滿坑洞 106
炸彈花 109
那味兒挺熟悉 112
失焦 115
照片借一下啦 118
布裡乾坤 121
國際記者會 124
周恩來的處女秀126
公主的眼淚 131
當路透來敲門 134
斷了 137
石油的詛咒 140
正義的鍋慢慢燉 144

5 黑色上帝146
哈囉!達福爾148
請美國大使吃飯 152
2006年5月6日155
我來了 158
沙漠天使 161
二十萬人吃飽的事163
樁米的女人最美165
放牛班 169
逛街 171
好心沒好報 174
現代抓兵記177
愛管閒事 180
會英雄 183
Lady in Red 186
I really don't know 188

6 豐富之旅(後記) 192
酒矸倘賣無? 194
趙彪這老小子198
我的白球鞋200
賓士自言自語 202
They don't talk 204
變臉 207
總統不見了209
不怪楊樺211
台灣新聞生態鏈 214
大愛不愛220
夜奔敵營送美金224
風景 225
說謝謝啦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