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9,93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國/亞洲研究 > 革後餘生:從牛津大學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
革後餘生:從牛津大學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革後餘生:從牛津大學到北京市第一看守所

作者: 徐友漁
出版社: 渠成文化
出版日期: 2024-01-1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0.84
本店售价: RM54.1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雖然我深知,相較於滾滾歷史巨流,我所發出的聲音微不足道,甚至整個知識界的喧嘩爭鳴也可能被後人視為杯水風波;然而,我想強調,每個個人的努力與經歷,都能反映並折射出時代的進退脈動。」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敘述和反思自上世紀 80 年代後期至新世紀初期中國大陸思想文化空間中的種種學說、活動,以及產生這些學說、活動的社會原因和心理動機。

  中國大陸的民間社會在此期間開始萌芽發展,思想文化上的種種言說與活動反映了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而來的生機與陣痛。

  作者以親身經歷,敘述意外入獄與和獄中員警鬥志博弈的全過程。近年中國經常發生的抓捕和監禁,表明了中國社會生活特徵和趨勢;這個特徵和趨勢是──中國日益法西斯化,中國正在變成一個員警國家。

  作者不斷發出中國正在變成員警國家的警告。這話並不是空泛的譴責,而是對中國社會生活中一個顯著特徵的概括:員警無處不在,遇到問題都靠員警抓人解決。

  這是一個關於個體經歷的故事,透過深刻觀察中國社會特徵和趨勢,呼應著民主自由的未知,以及沉重的無奈。

本書特色

  1.作者徐友漁因六四紀念研討會意外被捕,突如其來的入獄影響了他的研究與治學方向,揭示了中國社會日益法西斯化的特徵和趨勢,審訊員警之間的博弈展現了在當今中國法治原則受到挑戰時的踐踏和捍衛。

  2.本書不僅呈現了「議題犯」獄中生活的困難,以及回歸自由後面臨的限制,更希望透過這本書提醒讀者關注中國的法治、人權和自由現狀,反思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徐友漁


  1947年生於四川成都。

  1977年進入四川師範大學數學系學習,1979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1982年取得哲學碩士學位並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直至2008年退休。

  曾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學校從事訪問研究,並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日本北海道大學與美國紐約新學院大學擔任訪問教授。

  學術研究集中於語言分析哲學、政治哲學、當代中國社會思潮和中國的文化大革命,獲2014年度奧洛夫.帕爾梅獎。

 


目錄

前言

第 一 章 劫後餘生:成為文革後中國首批大學生
第 二 章 我為什麼要研究分析哲學
第 三 章 牛津大學的氛圍
第 四 章 80年代「文化熱」的榮景與脈絡
第 五 章 我與「六四」
第 六 章 90年代:場景大變換
第 七 章 自由主義、新左派、社會民主主義
第 八 章 我的文化大革命研究
第 九 章 在瑞典與帕爾梅結緣
第 十 章 劉曉波、零八憲章與諾貝爾和平獎
第十一章 我愛台灣
第十二章 員警如影隨形
第十三章 六四周年紀念研討會
第十四章 在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