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5,38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华文创作 > 向水屋筆語(增訂注釋版)(上下冊)
向水屋筆語(增訂注釋版)(上下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向水屋筆語(增訂注釋版)(上下冊)

作者: 侶倫,張詠梅
出版社: 三聯
出版日期: 2023-11-1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800.00
市场价格: RM273.81
本店售价: RM243.69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向水屋筆語」為香港作家侶倫於《大公報》連載的專欄,自一九七七年十月至一九八三年十月,共發表文章多達二百六十篇。內容概括文壇憶語、書刊雜談和生活隨筆,允為戰前戰後香港文學及社會、文化的第一手資料,彌足珍貴。
 
  一九八五年曾輯錄部分專欄篇章,連其他報刊與序跋文字,出版同名單行本。是次增訂,補足現存專欄剪報文字,並特邀張詠梅博士詳加注釋,遍及重要人物、地標、文學作品和電影等資料,映照一代香港文學拓荒者的文化涵養,對探索侶倫的心路歷程及其所處時代的社會民生蹤跡,尤具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侶倫(1911-1988)
 
  原名李霖、李林風,祖籍廣東寶安,香港土生土長作家,也是香港早期文學的拓荒者。曾任《南華日報》文藝副刊編輯、電影編劇、采風通訊社社長等。1928年於《伴侶》首度發表短篇小說創作,曾編過《島上》、《時代筆語》、《南風》、《激流》等刊物,出版長、中、短篇小說、散文達二十餘種。
 
注者簡介
 
張詠梅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從事現代文學、香港文學及語文教學的研究工作。著有《北窗下呢喃的燕語:力匡作品漫談》及《邊緣與中心:論香港左翼小說中的「香港」(1950-1967)》,編有《醒世懵言:懵人日記選》等,注有《葉靈鳳日記》,評論文章刊載港、台文學期刊及報章。


目錄

出版說明  013
初版前記  015
新版序  017

凡例  025

第一章  1977-1978年
向水屋追懷  029
文藝茶話會與〈新地〉  033
詩刊物和話劇團  036
聚散與友誼 043
記起溫濤 047
果庚日記述異的聯想 051
巴金.赫爾岑 055
記憶中的新書店 059
「新書店」續話 061
咖啡店.茶樓 064
抽煙隨想 067
悼念黃谷柳 071
書與愛書家 075
人書之間 078
書的裝幀 080
苦樂談書 085
富蘭克林筆下的「紅番」 088
我的書感情 092
鬼話不連篇 095
「鬼話」外一章 098
欲罷不能的續筆 100
舊影片及其他 102
關於《時代風景》 107
關於茶花女 110
由《雙城記》說起 113
夜歸記 116
在獨行路上 119
恐怖電影與小說 121
新秋抒情 125
《簡愛》.三個姊妹作家 128
漫話勃朗蒂氏姊妹 132
長城石的憶思 134
颱風與我 137
偷書與借書 139
關於愛情之類 142
我談《黃皮書》 145
琵亞詞侶和他的畫 148
話說情書 151
再說情書 154
兩個詩人的女性觀 157
克妮亞與拜倫 160
難忘的記憶 163
聖誕節聯想 166

第二章  1979年
兩「年」之間 171
異族的人情 173
柏拉斯太太的家 175
想起一個除夕 178
谷柳在香港的日子 180
關於蕭紅骨灰遷葬 183
藝術家的苦惱 187
司徒喬瑣憶 190
(附:關於《伴侶》與司徒喬)
記起孫中山逝世的時候 195
關於寫日記 198
夫婦倆 200
「夫婦倆」餘話 202
書話抒情 204
同屋的女住客 206
由「紅磨坊」畫家想起 209
可尊敬的朋友 211
閒話「生死之謎」 214
著書都為稻粱謀 217
說說《窮巷》 219
一個年代的面影 223
燈火 225
暴亂之夜 227
錢包與橫禍 230
缺題故事兩則 233
病與遐想 236
不屈的人 238
隔膜的友情 240
燈火的頌讚 242
也談《馬賽曲》 244
颱風記 248
颱風再記 250
我的母親 252
父親的故事 254
買書.讀書.漫話 256
平凡的獨語 259
權威的理髮師 261
脫出軌道的星球 263
月圓之夜 265
應元宮之冬晨 268
秋的情懷 270
鄉村裏一個寒夜 272
「獨弦琴」的傳奇 275
外甥送的明信片 278
《新雨集》與《新綠集》 280
一本散文集和小說集 284
記《五十人集》 289
寂寞地來去的人 298
思想的漫步 303
聖誕卡及其他 305

第三章  1980年
一張照片的聯想 309
未衰褪的友情 311
一個舊朋友 314
有一部車子的詩人 317
冬日抒情 320
感情的散步 322
關於兩本書 324
豐子愷的知音者 328
記《文藝世紀》 331
方先生與方太太 334
尋針記 336
「堡壘」裏面的人 338
理想的住居 340
策略家 343
女書記 346
舊情.舊地及其他 348
山村客店 350
故人之思 353
故人之思續筆 356
夏夜小景 359
見到了舊朋友 362
文人的夢想 364
一部名著的產生 367
尷尬的時刻 369
沉默的戲劇 371
矛盾的權利 373
幕前的控訴 376
電話的傳奇 378
閒話自娛之道 380
香港.女性.書緣 382
讀書與生活 384
沒有指南針的海洋 386
穆時英在香港 388
悲劇角色的最後 391
砂礫摭拾 394
砂礫摭拾(續) 396
情書雜話 398
陪太太去買東西 400
人而無信 402
共此燈燭光 404
卡里斯都加的懷念者 406
安東尼奧先生之家 409
一夕紀事 412
褪了色的冊頁 416
編輯生涯憶往 419
可追懷的年月 422
「捷報」的笑話 425
「雨巷詩人」戴望舒 427

第四章  1981年
家庭式晚會設想 441
書叢偶拾(一) 443
書叢偶拾(二) 445
漫話友誼 447
春節走筆 449
史吐活夫人與黑奴 451
但願常通兩地書 454
關於作客 456
友誼的起點 458
我寫了什麼? 460
從海外回來的朋友 462
安命之人 464
沉冤記 467
算賬記 470
奇遇之類 472
惆悵的追憶 475
惑人的故事(三則) 479
缺題(札記三則) 482
書叢偶拾(三) 485
木屋區小景 487
戀愛問題專家 490
亭子間的人 493
戀愛與犧牲 496
電視.果庚.其他 499
我的盧騷交情 502
孤寂的盧騷 505
大仲馬與幾度山 508
深秋草 511
宮崎寅藏的書 514
我的舅舅 517
造反記 519
殘瓣片片 521
書與友情及其他 523
也是書的瑣事 527
書.閒話之類 530
哀思阮朗 532
溜過了的紀念日 534
舊照片的聯想 536
漫話作者簽名本 539

第五章  1982年
四○年代的光與暗 543
莫泊桑先生的教訓 547
春節.過年 549
新春走筆 551
文集.郁達夫 553
藝壇俯拾錄(一) 556
藝壇俯拾錄(二) 560
藝壇俯拾錄(三) 563
藝壇俯拾錄(四) 567
藝壇俯拾錄(五) 570
藝壇俯拾錄(六) 573
藝壇俯拾錄(七) 576
藝壇俯拾錄(八) 579
藝壇俯拾錄(九) 583
藝壇俯拾錄(十) 586
紀念冊 589
藝術上的感情主義 591
史托姆的小說 595
義務收費人的苦惱 598
我的鄰人 600
兩個女人 602
藝壇俯拾錄(十一) 604
藝壇俯拾錄(十二) 607
藝壇俯拾錄(十三) 610
藝壇俯拾錄(十四) 613
舊書瑣語 616
一個老太婆 619
荒誕的傳奇 621
藝壇俯拾錄(十五) 623
還容許有第二次嗎? 626
劫餘記 629
一點感想 631
荒謬的把戲 633
戰時日記 636
九月隨感 638
秋的情懷 640
偷得浮生一夕閒 642
私話一頁 644
生命的勇士 646
也是私話 649
秋的春心 651
破滅 653
落幕 655
藝壇俯拾錄(十六) 657
藝壇俯拾錄(十七) 660
藝壇俯拾錄(十八) 664
藝壇俯拾錄(十九) 669
聖誕節的欣賞 673

第六章 1983年
新年的話 677
冬日散記 679
無題的閒話 682
不算自傳 684
《磨坊文札》雜話 687
看了《新茶花女》 690
從心所欲 692
過年閒話(二則) 695
「濕年」餘話 698
黃谷柳的憶思 700
島上的一群 702
《島上草》胎死腹中 705
離散前後 708
香港戰前的文藝刊物 711
無可補償的損失 715
一本殘舊的書 718
舊照片與遐思 720
重印《無盡的愛》 722
關於書名的閒話(外一章) 726
母親的自由畫 729
生命的泡沫 731
陌生的來客 733
荒謬的奇逢 735
小記向水屋 738
想起一個早逝的朋友 741
致敬一個叛逆者 743
悼念一詩人 745
漫話琵亞詞侶 748
琵亞詞侶的厄運 751
假期 753
假期(續完) 755
一對好夫妻 757
寄往遠方的祝福 760
包羅萬象的一無所有 763
由「文化沙漠」談起 765
「香港文學」隨想 767
被忘記的刊物 769
我與電影界 771
在電影圈裏 774
我的劇本和影片 777

筆語以外
香港新文化滋長期瑣憶 783
混沌時期 783
萃文書坊 784
兩家書店 785
新文藝副刊 786
「標點符號」與「新文化」 788
新文壇第一燕 788
第一個出版機構 790
島上社及其出版刊物 790
氵火社與《字紙簏》 792
《激流》及其他刊物 792 詩與散文月刊——《紅豆》 793 九龍淪陷前後散記 804 難忘的記憶 804 火與淚 806 孤城的末夜 808 淪陷 811 生死線 812 橫禍 817 戰時.書與生活 820 《黑麗拉》序 823 《無盡的愛》前記 824 《彩夢》前記 826 《窮巷》後記 827 關於我的書 828 《落花》題記 830 《寒士之秋》前記 831 《舊恨》題記 832 《秋夢》題記 833 《戀曲二重奏》扉語 834  注釋參考書目 836 人名索引 837 報章、文學副刊、期刊、集刊、組織、書店索引 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