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74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汽車以太網(原書第3版)
汽車以太網(原書第3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汽車以太網(原書第3版)

作者: (德)克爾斯滕·馬特烏斯,(德)托馬斯·柯尼希斯埃德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 9787111720676
出版日期: 2023-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494.00
市场价格: RM268.58
本店售价: RM239.04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乙太網簡史、車載網簡史、汽車乙太網簡史、汽車環境、汽車實體層技術、汽車乙太網及其供電、汽車乙太網中的協定、乙太網技術在汽車中的發展以及展望。本書由OPEN聯盟首任主席、寶馬乙太網專案總監克爾斯滕·馬特烏斯博士與Technica Engineering技術總監湯瑪斯·柯尼希斯埃德博士合著,在所有主要汽車製造商都在它們的量產車型或即將量產的車型上使用乙太網技術的今天,本書必會對技術人員大有裨益。本書適合汽車電子技術人員以及車聯網技術人員閱讀使用。


作者介紹

克爾斯滕·馬特烏斯(Kirsten Matheus)博士,本書第一作者。寶馬公司車載乙太網專案負責人,OPEN聯盟首任主席。曾供職於大眾汽車、恩智浦和愛立信。

托馬斯·柯尼希斯埃德(Thomas Knigseder)博士,本書第二作者。曾供職寶馬公司達18年之久,本書英文版出版時任寶馬公司EMC部門負責人。他是首位在汽車上應用乙太網的技術專家。目前在Technica Engineering GmbH擔任CTO。


目錄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譯者序
縮略語
時間線

第1章 乙太網簡史(基於一個汽車
製造商的角度)1
1.1話說從頭1
1.2乙太網的含義4
1.2.1IEEE乙太網4
1.2.2電信乙太網7
1.2.3工業自動化乙太網10
1.2.4航空乙太網14
1.2.5汽車乙太網16
1.3市場對比17
備註20
參考文獻22

第2章 車載網簡史30
2.1車載網的作用30
2.2傳統的車載網32
2.2.1早期的車載網33
2.2.2控制器局域網(CAN)34
2.2.3局域互聯網路(LIN)39
2.2.4面向媒體的系統
傳輸(MOST)41
2.2.5FlexRay45
2.2.6圖元連結49
2.2.7消費連結52
2.2.8趨勢和結局53
2.3車載網的責任55
2.3.1汽車製造商與供應商之間關
系的作用55
2.3.2汽車製造商之間關係的
作用58
備註61
參考文獻63

第3章 汽車乙太網簡史68
3.1第一個用例:程式設計和軟件更新68
3.1.1架構的挑戰68
3.1.2潛在汽車介面技術69
3.1.3解決方案:100BASE-TX
乙太網71
3.2第二個用例:“私有”應用連接75
3.3突破:車用UTSP乙太網76
3.4寶馬內部接受UTSP乙太網78
3.4.1終將是另一個車載網技術78
3.4.2適當的試驗應用79
3.4.3汽車乙太網在寶馬的未來81
3.5一項新技術的產業框架82
3.5.1從專有解決方案到公開的
標準83
3.5.2在IEEE塑造未來85
3.5.3支援的架構和組織86
3.6乙太網在產業範圍內的接受度88
備註90
參考文獻93

第4章 汽車環境98
4.1電磁相容性(EMC)98
4.1.1電磁干擾的耦合機制99
4.1.2EMC標準101
4.1.3EMC測試102
4.1.4EMC干擾源104
4.1.5靜電放電(ESD)105
4.2汽車通信通道107
4.2.1通道框架107
4.2.2通道參數108
4.3品質保證111
4.3.1汽車半導體品質標準111
4.3.2汽車乙太網的共模扼流圈品質
標準114
備註115
參考文獻117

第5章 汽車實體層技術120
5.1汽車乙太網通道121
5.1.1100BASE-T1通道121
5.1.21000BASE-T1通道125
5.1.310BASE-T1(S)通道130
5.1.42.5Gbit/s、5Gbit/s和10Gbit/s的
MultiGBASE-T1通道132
5.1.5超10Gbit/s通道134
5.2100Mbit/s乙太網PHY技術134
5.2.1100BASE-T1134
5.2.2100BASE-TX的100Mbit/s156
5.2.3基於MII(介質獨立介面)的
100Mbit/s乙太網157
5.31Gbit/s乙太網PHY技術159
5.3.11000BASE-T1技術介紹159
5.3.21000BASE-RH綜述166
5.410Mbit/s乙太網PHY技術169
5.4.110BASE-T1S背景169
5.4.210BASE-T1S PHY 技術169
5.4.310BASE-T1S 多點技術176
5.52.5Gbit/s、5Gbit/s和10Gbit/s
技術185
5.5.1MultiGBASE-T1背景185
5.5.2MultiGBASE-T1技術186
5.6其他數據速率技術191
備註192
參考文獻196

第6章 汽車乙太網及其供電204
6.1供電網路205
6.2通過減重節電207
6.2.1PoDL(Power over Data
Line)208
6.2.2通過電源線傳輸數據209
6.3通過降低電力消耗節電210
6.3.1在車內應用高效節能
乙太網(EEE)210
6.3.2喚醒與休眠212
備註216
參考文獻217

第7章 汽車乙太網中的協定221
7.1服務品質(QoS)、音視頻橋(AVB)
和時間敏感網路(TSN)221
7.1.1AVB引入乙太網222
7.1.2音視頻橋(AVB)
應用實例223
7.1.3第一代AVB協議及其在
汽車中的應用227
7.1.4時間敏感網路(TSN)中的安全
關鍵控制資訊237
7.2交換機與虛擬LAN(VLAN)244
7.2.1交換魯棒性244
7.2.2VLAN245
7.2.3其他交換機配置246
7.3網際網路協議(Internet Protocol)247
7.3.1靜態位址和動態位址248
7.3.2IPv4 與 IPv6249
7.3.3路由與交換250
7.4中介軟體與SOME/IP251
7.4.1“中介軟體”的定義251
7.4.2SOME/IP的歷史252
7.4.3SOME/IP的特點253
7.4.4服務發現(SD)256
7.5網路安全258
7.5.1汽車行業的安全需求259
7.5.2攻擊向量(Attack Vectors)
概述259
7.5.3網路安全解決方案與機制261
備註266
參考文獻271

第8章 乙太網技術在汽車中的
發展280
8.1系統開發過程概要280
8.2軟件設計282
8.3網路架構284
8.3.1電子電氣架構相關要求284
8.3.2電子電氣架構相關選擇287
8.4測試與認證295
8.4.1工具296
8.4.2測試概念、測試機構與
測試套件2988.5功能安全與乙太網299
8.6經驗教訓303
備註306
參考文獻307

第9章 展望310
備註316
參考文獻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