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帝國記憶:東方霸權的崛起與落幕,一部橫跨千年的亞洲帝國史
帝國記憶:東方霸權的崛起與落幕,一部橫跨千年的亞洲帝國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帝國記憶:東方霸權的崛起與落幕,一部橫跨千年的亞洲帝國史

作者: 吉姆.馬賽羅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7-0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60.00
市场价格: RM69.98
本店售价: RM62.2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您可能也会喜欢下列商品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高棉帝國崛起到日本帝國殞落,
亞洲七大帝國的興衰起落。
 
由世界知名傑出學者組成撰述團隊,
仔細審視亞洲七大帝國在形塑當今世界文明過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
曾經雄霸一方的亞洲,是否可能再次偉大?
 
  ◎ 9–20世紀的亞洲七大帝國:
  蒙古帝國(1206–1405)
  中國大明王朝(1368–1644)
  高棉帝國(802–1566) 
  鄂圖曼帝國(1281–1922)
  波斯薩非王朝(1501–1722)
  印度蒙兀兒帝國(1526–1858)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帝國(1868–1945)
 
  過去千年以來,亞洲是好幾個強大帝國的發源地,與歐洲互動頻繁,雙方勢均力敵。
  曾經引領世界發展數百年的亞洲各大帝國,如何興起、為何沒落,對全球帶來哪些重大影響?
  隨著亞洲重新崛起,它們的遺產又將如何塑造亞洲大陸的未來?
 
  由開啟近代的十六世紀開始算起,西方歷史一直將歐洲擺在世界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發展動能的中心位置。但是早在歐洲強權勢力開始蠶食鯨吞東方以前,亞洲本身就是好幾個大帝國的發源地。其中有些帝國威名顯赫,例如蒙古帝國、鄂圖曼帝國,至今仍被世人津津樂道。
 
  《帝國記憶》橫跨亞洲大陸的廣袤地帶,栩栩如生地重現了過往千年的歷史:從九世紀初東南亞的高棉帝國到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國霸業的終結。書中說明這些亞洲帝國如何主導全球的地緣政治,並且對歐洲國家形成挑戰(而非歐洲強權主導世界),同時搭配地圖、大事年表與插圖,為那些造就歷史的人物、事件和其影響,提供了深具說服力的洞見。
 
本書特色
 
  ★由世界知名學者組成撰述團隊,包含多位當代傑出藝術史和歷史專家。
  ★分析亞洲帝國的雄圖霸業,並聚焦在文化和開創層面。
  ★以七大章節分述亞洲七大帝國,說理明晰,立論精闢。
  ★搭配地圖、大事年表時間線和插圖作為解說,清晰易懂。
  ★收錄精美彩圖,領略亞洲帝國珍貴的文化遺產,賞心悅目。
 
專業推薦
 
  孔令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江懷哲(東亞政經專家、《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作者)
  林慈淑(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教學學會理事長)
  陳鴻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葉高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媒體讚譽
 
  直截了當,引人入勝……是一部對於迷人主題詳盡可靠又趣味橫生的介紹。——《地理雜誌》(Geographical Magazine)
 
  充滿激情……作者群超越學術,對亞洲各大帝國進行了豐富詳實的審視與回顧。——《牛津時報》(The Oxford Times)
 
  插圖精美……生動而好讀易懂。——Asian Lite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吉姆.馬賽羅(Jim Masselos)
 
  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idney)歷史系榮譽教授,澳洲亞洲藝術學會(Asian Arts Society of Australia)及南亞研究學會(South Asian Studies of Australia)的創始成員。對印度社會史及視覺文化有著廣泛研究,其研究主題包括現代南亞歷史、印度藝術與宗教史,以及孟買城市研究。馬賽羅已出版的著作包括2007年的《行動中的城市:孟買崛起》(The City in Action: Bombay Struggles for Power),以及合著的《隨長笛起舞:印度藝術的音樂和舞蹈》(Dancing to the Flute: Music and Dance in Indian Art)(1997年出版)。
 
譯者簡介
 
廖彥博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著有《一本就懂中國史》、《被誤解的三國》、《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與白先勇合著)、《決勝看八年:抗戰史新視界》等。
  譯有《大清帝國的衰亡》、《中國將稱霸21世紀嗎?》、《謊言的年代:薩拉馬戈雜文集》、《OK正傳》、《驚悚大師希區考克:重返驚魂記》、《漫遊中古英格蘭:十四世紀生活風物誌》、《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紙的大歷史》、《社群.王朝:明代國家與社會》、《中國的靈魂:後毛澤東時代的宗教復興》、《世紀中國:近代中國百年圖像史》等書。


目錄

前言  帝國遺緒/強納森.范比(Jonathan Fenby)
 
緒論  亞洲帝國的獨特性/吉姆.馬賽羅
帝國的元素
皇帝與帝國
帝國的經營
帝國的進步
 
第一章 中亞:蒙古大帝國/梅天穆
成吉思汗崛起
成吉思汗身後的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的軍隊
政府組織
律法統治
衰弱與崩解
蒙古帝國的偉大之處
 
第二章 中國:大明帝國/羅伯茨
明代的建立
洪武之治,一三六八-一三九八
永樂之治,一四○三-一四二四
長城與軍事挫敗
明代的專制政治
明代的經濟發展
明代的社會
明代的哲學、藝術與文學
明代的西方接觸
明代的衰弱與覆亡
 
第三章 東南亞:高棉帝國/海倫.伊比特森.傑瑟普
孕育帝國:早年歲月
宗教與印度文化影響
「轉輪聖王」:九世紀初的四海之主
訶里訶羅洛耶:九世紀的權勢鞏固
吳哥根基:十世紀初期
宏偉的貢開
十世紀後半:重返腹地
帝國的憧憬:蘇利耶跋摩時代的國勢上升
十一世紀晚期:北方的強權
蘇利耶跋摩與吳哥窟時代
佛教定為國教:闍耶跋摩七世時代
衰弱的年代?
 
第四章 小亞細亞及其他:鄂圖曼帝國/蓋博.雅果斯頓
鄂圖曼帝國在世界史上的重大意義
由蕞爾小邦至龐然帝國
帝國及其挑戰
軍事實力
帝國的治理
核心腹地、邊遠省分與屬邦
漫長的十九世紀與鄂圖曼的最後歲月
鄂圖曼帝國的成就
 
第五章 波斯帝國:薩非王朝/蘇珊.巴拜依
少年的王者之路
沙阿伊斯邁爾一世時期的建築與藝術
伊斯邁爾的覆敗及太美斯普的統治
沙阿太美斯普時期的建築與藝術
王朝內戰及阿拔斯一世繼位
薩非新都伊斯法罕,一五九八-一七二二
四海一家與王權展示
薩非王朝後期發展
薩非王朝的重要性
 
第六章 印度:蒙兀兒帝國/凱瑟琳.雅謝爾
蒙兀兒帝國的建立
阿克巴(一五五六-一六○五):征服與鞏固
阿克巴的國家概念
阿克巴對藝術的提倡
賈漢吉爾(一六○五-一六二七)及沙阿賈漢(一六二八-一六五八)
賈漢吉爾與沙阿賈漢時期的藝術與建築
奧朗則布(一六五八-一七○七)與後期蒙兀兒(一七○七–一八五八)
 
第七章 日本:明治維新/ 阿麗思.倉重.提普頓
「富國強兵」
以戰建國
日俄戰爭:日本帝國主義之始
日本在臺灣及朝鮮的殖民計畫
侵華非正式帝國與戰爭之路
全面戰爭與「大東亞共榮圈」
戰敗與帝國的終結
結語  帝國落幕/吉姆.馬賽羅
西方眼中的東方
帝國的終結
新的帝國及統治者
帝國的記憶
注釋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
本書編寫作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