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74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刻板印象:我們為何歧視與被歧視
刻板印象:我們為何歧視與被歧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刻板印象:我們為何歧視與被歧視

作者: (美)克勞德 M.斯蒂爾
出版社: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ISBN: 9787513935913
出版日期: 2021-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12.00
市场价格: RM56.09
本店售价: RM49.9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刻板印象》揭露了一個事實:我們生來戴著有色眼鏡,同時又遭受著各種偏見。
 
斯蒂爾教授解釋了在每個人生活中因身份認同感而產生的兩難窘境,包括選修非裔美國人政治學課的白人學生成績每況愈下,以及主修工程學的女學生為了是否參加以男性為主的專業會議而猶豫不決,證明刻板印象和負面標籤顯著限制了人們的表現。刻板印象無處不在,它成為我們的標誌,成為我們的負擔,有時使人努力過度,有時扼殺了自我本性。
 
還好,它並非不可戰勝。本書深入剖析了身份認同感的形成因素和過程,展示了小小的標籤如何發揮了強大的力量,最後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應對計畫,幫助你擺脫刻板印象的陷阱,重塑自己的身份,充分且自由地發揮天賦。


作者介紹


目錄

第一章身份的“原罪” 001
身份的條件作用:這世界上存在著一種秩序 003
刻板印象風險:改變自己面對的情境 007
驗證印象與製造印象:心理學實驗告訴我們的事 010
偏見與機會:我們對世界的瞭解是局部的 015
 
第二章“負面標籤”效應 021
旁觀者視角:強調自己看見的,忽視自己看不清的 023
無形力量的幽靈:影響表現優劣的根源 028
邊緣化與歸屬感:“努力努力再努力”的詛咒 031
惡魔教室:《暴風之眼》歧視現象實驗 035
冷眼對待:負面標籤效應的安全模式 038
“第二點猜想”:女性數學能力實證測試 044
 
第三章刻板印象風險無處不在 057
合理歸因:從青銅到王者的逆襲 059
內化現象:形象與性格的惡性循環 061
自身缺陷論:負面標籤壓力影響了誰 062
拒絕標籤:普適性驗證 064
壓力的本質:學霸的緊箍咒 072
身份困境:情境中的真正威脅 078
低迷表現的幕後推手:社會身份如何決定我們的言行舉止 079
 
第四章宏觀視角的身份認同 083
魚目如何混珠:從黑人變成白人的《紐約時報》專欄作者 086
身份的概念具有地域性:唯身份至上的社會架構 091
一條遊走在房間裡的蛇:無所不在的支配 092
以身份之名:控制我們心靈的力量 096
最小化群體效應:我們的歧視行為為何如此容易被挑動 102
社會身份認同的可塑性:從紐約到巴黎的距離 105
 
第五章對沖負面刻板印象風險 113
情境壓力:正面與負面刻板印象較勁 115
關心則亂:普適性壓力產生的先決條件 127
 
第六章身份威脅:努力的結果未必都是好的 133
別所有問題都自己扛:單打獨鬥抗衡分工合作 135
用力過猛:對付偏見的策略 140
扼殺幽靈:一場西西弗式的對抗 145
 
第七章“暴走”的大腦與認知超載 153
這就是愛嗎:一見鍾情的誤會 155
刻板印象風險對情緒的影響:焦慮 157
刻板印象風險對生理的影響:血壓升高 159
刻板印象風險對思維的影響:認知超載 163
約翰·亨利現象:少數族群不可承受之重 171
向上翻轉的劣勢人生:追求階層上升的代價 175
 
第八章刻板印象風險的威力:無處不在的情境信號 179
臨界數量:女性大法官體現的職場刻板印象 181
身份融合:環境透漏的情境線索 185
無人是孤島:創造安全感的關鍵改變 191
 
第九章如何降低身份和刻板印象風險 203
摘下面具:提升安全感的明燈 205
切膚之痛:頂級高校學霸竟成為刻板印象的最大受害者 208
如沐春風:無心插柳的“臨界數量”效應 214
湯姆·奧斯特羅姆式策略:避免模棱兩可的解讀 216
心理干預:成長性思維與固定性思維 220
風險一視同仁:刻板印象對兒童的影響 226
自我肯定:如何提升對負面刻板印象的“抗性” 229
“身份安全感”:春風化雨的獨特教學法 238
策略集合:降低風險與獲取知識齊頭並進 240
兩套劇本:被低估的潛力 245
 
第十章我們之間的距離:身份風險的效用 253
“西南航空頭等艙”現象:隔離者之國 255
回避汙名化:遠距離交流的起因並非偏見 265
學會拉近距離:標籤隨時可能貼在每個人身上 273
 
第十一章身份是聯結你我的橋樑 279
致謝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