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7,37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 > 普通人都可以讀的,道德情感論
普通人都可以讀的,道德情感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普通人都可以讀的,道德情感論

作者: 亞當·斯密
出版社: 華志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3-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5.64
本店售价: RM40.62
促销价: RM40.1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原版原味 最新譯著
 
  本書是亞當斯密的傳世佳作之一,主要闡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質、道德評價的性質和斯密的以「公民的幸福生活」為目標的倫理思想。
 
  斯密把他認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為闡釋道德的基礎。他用同情的原理來解釋人類正義感和其他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來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並以此為基礎資料表明各種基本美德的特徵,論述具有利己主義本性的個人應該怎樣控制他的感情和行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為,以及怎樣建立一個有確定的行為準則的社會。
 
  讀了《道德情感論》才知道「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已」。
 
本書特色
 
  諾貝爾經濟學家推薦的鉅著
  讀者不可錯過的倫理學經典
 
名人好評
 
  「自愛」是人類的一種美德,它絕不能跟「自私」相混淆,人們追求自身利益的「自愛」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必要條件。
本書是一部劃時代的倫理學巨著,也是古典經濟學的哲學基礎,被譽為西方世界的《論語》。不讀《國富論》不知道什麼才叫「利己」,讀了《道德情感論》才知道「利他」才是問心無愧的「利己」。 ——[美]1976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密爾頓·弗里德曼 
    
  在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中,由於人們只看到《國富論》中所論述的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重視人的謀利心理和行為,強調「自利」,卻相對忽略了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感論》中所重視的人的倫理、心理、法律和道德情操。 ——[英]199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 
 
  我們目睹金錢欲爆發後的罪惡,就更能體會到亞當·斯密稱《道德情感論》比《國富論》更重要的含義。市場經濟應該是一個講道德的經濟。——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Adam Smith)
 
  十八世紀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倫理學家。
 
  1723年出生於蘇格蘭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1723~1740年間,在家鄉蘇格蘭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完成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1737年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哲學。
 
  1740~1746年間,赴牛津大學(Colleges at Oxford)求學,但在牛津並未獲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穫是大量閱讀格拉斯哥大學缺乏的書籍。
 
  1750~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學任教授,兼負學校行政事務,此時,亞當·斯密於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感論》獲得學術界極高的評價。而後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富論》。1773年時認為《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他多花三年時間潤飾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後引起大眾廣泛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他為「現代經濟學之父」。
 
  1778~1790年間亞當·斯密與母親和阿姨在愛丁堡定居,1787年被選為格拉斯哥大學榮譽校長,也被任命為蘇格蘭的海關和鹽稅專員。1784年雖出席了格拉斯哥大學校長任命儀式,卻因其母於1784年5月去世所以遲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擔任校長職位至1789年。於1790年7月17日去世前,他將自己的手稿全數銷毀,享年67歲。


目錄

第一單元 論行為的適當
第1 篇 適當感
第一章 論同情
第二章 論相濡以沫的快樂
第三章 論我們的感情與別人是否一致,並幫助我們判斷其恰當性
第四章 續前章
第五章 論和藹可親和可敬的美德
第2 篇 合適得體的各類激情
第一章 論源於身體的種種激情
第二章 論源於思維定式的激情
第三章 論不友好的激情
第四章 論友好的激情
第五章 論自私的激情
第3 篇 論順境和逆境對人們行為正當性判斷的影響,兼論為什麼情況不同會造成同情心的差異
第一章 雖然我們同情悲傷一般要強於同情快樂,但它仍然遠遜於當事人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 論野心的起源及社會等級的區分
第三章 論嫌貧愛富、趨炎附勢的風氣對道德情感理論的敗壞
 
第二單元 論優點和缺點,或獎賞與懲罰的對象
第1 篇 論對優點和缺點的感覺
第一章 獎賞任何理應受到感謝的行為,懲罰任何理應得到怨恨的行為
第二章 論合乎情理的感激或怨恨的對象
第三章 如果我們不贊成行善者的義舉,就難以同情受益者的感激。反之,如果我們同意施暴者的動機,就根本不會同情受害者的憤怒
第四章 簡要回顧前幾章的內容
第五章 試析人們對優點和缺點的判斷力
第2 篇 正義與仁慈
第一章 兩種美德的比較
第二章 論對正義和悔恨的感覺以及客觀的自我情感評價
第三章 論天賦社會結構的效用
第3 篇 就行為的優點,論命運對人類情感所產生的影響
第一章 論命運產生影響的原因
第二章 論命運影響所及的範圍
第三章 論情感變化無常的根本原因
 
第三單元 個體評判自身情感及行為的標準,兼論責任感
第一章 論自我贊同和不贊同的原則
第二章 論尊崇值得贊揚的品質,摒棄該受譴責的品質
第三章 論良心的影響和權威
第四章 論自欺欺人的天性及普遍原則的起源和作用
第五章 論上帝的法則:道德普遍原則的影響和權威
第六章 論如何詮釋責任感及與之相關的其他動機
 
第四單元 效用性對贊許感的意義
第一章 論效用的意義以及廣泛影響
第二章 論效用性表現賦予人的品質和行為的美,以及這一種美在何種程度上被看成原初的贊同原則
 
第五單元 論習慣和風氣對我們的影響
第一章 習慣和風氣對我們關於美和醜的看法的影響
第二章 習慣和風氣對道德情感的影響
 
第六單元 有關美德的品質
第一章 我們的天性根據何種次序來關注個人
第二章 我們的天性和善心對社群的關注次序
第三章 兼濟天下萬物的善行
 
第七單元 關於道德哲學的體系
第一章 試論將美德置於合宜性之中的道德學說體系
第二章 試論將美德置於謹慎之中的哲學體系
第三章 試論將美德置於仁慈之中的體系
第四章 試論將美德等同於放蕩不羈的哲學道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