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教养 > 生活教养 > 開心聊天,教出好孩子:把握教養黃金期,親子溝通零阻礙
開心聊天,教出好孩子:把握教養黃金期,親子溝通零阻礙
上一张
開心聊天,教出好孩子:把握教養黃金期,親子溝通零阻礙
下一张
prev next

開心聊天,教出好孩子:把握教養黃金期,親子溝通零阻礙

作者: 陳姝伶,余怡菁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14-05-2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5.64
本店售价: RM40.6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孩子處於青春期的父母,常苦於「孩子不跟我們說話」「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很擔心他們受誘惑而變壞」。面對青春期孩子的狂飆歲月,就像對付流感一樣,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體質,當病毒入侵時,才有足夠的免疫力。而抵抗力的培養,等到青春期就來不及了,最好的時機就是五至十二歲,也就是進入學齡期之後到青春期之前,學者稱之為「教養的黃金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處於對父母敬畏、仰慕的階段,喜歡跟著大人,聽大人分享,對父母說的話接受度很高,也願意跟父母互動,是培養孩子正確學習態度和習慣的最佳時機;同時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可以講理,有思考及判斷力,學齡前的命令、指導方式已經不適用,「溝通」才是最有效的教養方式。

  繼《教出這樣的好孩子》後,幼教博士、親職教育專家陳姝伶與資深媒體工作者余怡菁,將告訴父母如何把握這段培育品德、道德等價值觀念的關鍵時期,進行有效的溝通。書中剖析溝通的基礎、障礙,並提供溝通工具,幫助親子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否則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就為之晚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姝伶  


  台大社會系、社會研究所畢業,奧瑞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幼兒教育系博士,專攻幼兒認知發展及親職教育。1991年在舊金山灣區成立親子樂園,義務解答華人父母在教養上的疑惑,近年並應邀在灣區各處演講,帶領讀書會和父母成長班。與余怡菁合著有《教出這樣的好孩子》(天下文化出版)。

余怡菁  

  台大外文系畢業,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新聞和大眾傳播碩士。曾於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實習,並在紐約從事記者工作五年,報導作品散見各大媒體。著有《與藝術相遇在紐約—華人藝術家訪談錄》、《杜黑傳》(以上皆為時報文化出版)、《教出這樣的好孩子》(合著,天下文化出版)。目前定居矽谷,任職於美國非營利事業,專長於家庭教養資源。


目錄

推薦序  從小教好情緒管理,平順度過青春期    洪蘭
自序一  亦師亦友的親子關係  陳姝伶
自序二  好好享受養兒育女的快樂   余怡菁

第一章    善用教養的黃金期

青春期孩子真難懂?
用快樂自信,抵抗外界誘惑
建立親子溝通管道的關鍵期

第二章  溝通的基礎

無條件的愛,是孩子最深的渴望
孩子需要被了解
從日常生活中贏得孩子信任
把精力花在有用的互動

溝通三要素
天時
地利
人和

良性溝通的重要
孩子想法不是憑空來的
讓孩子有機會了解你

多說感恩的話
以身示範,先感恩孩子
培養地球公民

創造歡樂的記憶
「快樂時間」和「管教時間」的比例

第三章  溝通的工具

「我」有什麽感受?

有效的傾聽
不打斷孩子說話
不要急著給意見

溝通的利器:同理心
看到行為背後的善意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

用對話培養孩子的創意
什麽是開放式的問題?

利用反問,幫助孩子思考
父母要多聽少說
以時事為題材
兒子,這遊戲怎麼玩?

第四章  溝通的障礙

你用什麽樣的框框看孩子?
框框就是看世界的限制
用框框看孩子,必然「心想事成」
有意識的反省自己的框框
孩子如何看待你?

知識的詛咒 (curse of knowledge)
不是對方聽不懂,是你沒說清楚
來自經驗的偏差

男女溝通大不同
媽媽,重點在哪裏?
有話要直説

另一些常見的溝通陷阱
用預言做警告
錯誤指責
假民主
使用否定句問問題
翻舊帳

第五章  孩子犯錯時,如何溝通

兇,可以讓孩子變堅強?                    
鏡像神經元,啟動惡性循環
情境演練,可以提早面對真實
恐嚇,達不到改變行為的目的

給孩子第二次機會
懲罰不是目的,管理自己才是
包容與溺愛的差別

為親子關係的帳戶加分
作人情,贏得孩子的感激
後果是孩子可以承受的

火冒三丈時,怎麽辦?
沉默是上策
憤怒傷己又傷人

第六章  新世代的挑戰

你和我,我們一直都在學習
手機不是你的延伸
不要讓孩子躲避面對面溝通
造成傷害的是人,不是科技
科技會重組你的腦

學習自我控制的工具
管理自己的慾望,終身受用
了解動機,才能對症下藥
和孩子討論網路安全

教導孩子保護自己

你永遠不會貶值
語言暴力影響深遠
看重自己最重要

學習贏,更要享受輸
錯的地方,都弄懂了嗎?
比成績更重要的東西

第七章  交朋友

一個不嫌少,快樂就好
內向,不代表社交有問題
害羞,阻擋不了對目標的熱愛

如果孩子被排斥
堷養孩子的自信和判斷能力

如果孩子在學校被霸凌
孩子安全是第一考量
天生特質不同

多了解,不批評
化孤獨為獨立自主、自得其樂

對異性有興趣,是最自然的事
愛他,更要愛自己
從分手痛苦中學習
從正確管道學習性教育

培育孩子善解包容的心
讓孩子理解別人和自己的不同
現實中的確有挑戰
跨越表面障礙,理解真實內在
善解之外的智慧

亦敵亦友的朋友(Frenemy)
捨不得放,就要學會相處之道

媽媽們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