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94,70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来西亚出版品 > 大将出版社 > 大将观点 > 消失中的吉隆坡
消失中的吉隆坡
上一张
消失中的吉隆坡
下一张
prev next

消失中的吉隆坡

作者: 张集强
出版社: 大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年8月17日
商品库存: 缺货
市场价格: RM36.00
本店售价: RM30.6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您可能也会喜欢下列商品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作者简介

张集强,思特雅大学(UCSI University)建筑系讲师、台湾中原大学建筑硕士,专长文化遗产保存理论、古迹修复、都市及建筑史。曾参与台湾古迹修复及调查研究案,例如国定古迹台北宾馆、台北市定古迹圆山别庄(台北故事馆)、二级古迹台中火车站、二级彰化武德殿及专卖局台北樟脑厂等。在国内曾发起数项古迹保存醒觉运动,如双溪毛糯麻风病院、吉隆坡苏丹街、太平旧巴刹保存等。于星洲广场文化空间撰写专栏〈街巷语丝〉及〈漫步五脚基〉,著有《英参政时期的吉隆坡》,合著《移山图鉴—隆雪华族历史图片集》等。
内容简介
在时代的巨轮下,许多老建筑就好像摩登林立的大厦之间的一缕幽魂,寄居在城市一隅,任由岁月在身上践踏出斑驳不堪的痕迹。这些看来破旧、碍眼、再也发挥不了本身最大经济效益的老建筑,也许背后曾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也许其建筑型式具有独特的意义,却无法觅得知音人而面临了终究要被抛弃淘汰的命运。这看在内行人如集强者的眼里,不免要连连婉惜,大声疾呼,不仅通过文章,如为歌梨城、坤成四合院、蔡正木故居……发声,也坐言起行,通过文章和行动,参与双溪毛糯麻疯病院、富都监狱围墙、苏丹街……的抢救工作。
 
集强以建筑为经、历史为纬,为这个时代的一座城市铭刻身世传记,那是我们的故事,即使匮乏,毕竟是曾经滋养我们一代人成长的人文空间;从小镇到都市,自1980年代至21世纪,我们那一代人已届中年,往事不堪回首,如今我比较想追问的是,我们下一代的人文素养又是如何养成的呢?当那些可以追索凭借的实体都已不在,将来的人又要到哪里去发掘我们一路走来的痕迹?如果那些先辈遗留下来的文物遗产到最后再也无法传承下去,我们似乎也只能一厢情愿的寄望文字能将那一砖一瓦、一梁一柱、一窗一门的价值给记录了下来,权供后人凭吊而已。但说句消极不中听的话,如果没有更多人的觉悟,那终究也只是吹皱一池春水罢了。
                                                          ——黄俊麟
目录
 
序:用建筑说故事的哀悼之书◎黄俊麟/4
自序:吉隆坡的前世与今生/8
第一辑:前世
茨厂街的百年变迁/18
两朝国都迁徒录/22
吉隆坡中央市场/27
旧市场广场/34
重建吉隆坡/39
从牛车路到铁路/45
雪兰莪铁路的开幕庆典/51
苏丹街火车站/56
吉隆坡的第一次自来水供应 /61
电力供应时代的来临/65
十五碑/69
Brickfield/74
新政府大楼开启吉隆坡新时代/80
从甲必丹管理到市政成形/85
半山芭──吉隆坡重建的推手/90
半山芭路的老建筑/95
第二辑:今生
消失中的吉隆坡文化/102
老吉隆坡的故事/107
茨厂街不见了茨厂/112
吉隆坡发展的窘境/117
守护老吉隆坡社区的历史与记忆/122
走进茨厂街的时光隧道/127
茨厂街社区艺术计划/132
捷运,劫运!/138
为了谁而牺牲?/143
苏丹街的保存意义/148
关乎全民利益的公共议题/154
文化保存运动及公民社会醒觉/158
独立遗产大楼VS百年遗产老店/162
苏丹街的危机解除了吗?/167
聚石能改道/172
永别了,蔡正木故居/176
后蔡正木故居时代来临/181
陆佑故居/186
不那么光彩的富都监狱/193
歌梨城/199
《黑眼圈》与吉隆坡/205
半山芭社区文化成形/210
独立广场不是集会场所/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