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4,62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马来西亚出版品 > 有人出版社 > 有人诗集 > 梅淑貞文選03:遊花園(亲签版)
梅淑貞文選03:遊花園(亲签版)
上一张
梅淑貞文選03:遊花園(亲签版)
梅淑貞文選03:遊花園(亲签版)
下一张
prev next

梅淑貞文選03:遊花園(亲签版)

作者: 梅淑貞
出版社: 有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年2月
商品库存: 58
市场价格: RM50.00
本店售价: RM45.0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您可能也会喜欢下列商品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内容简介

此書主要為梅淑貞從2013年至2016 期間,原刊於《星洲日報》的專欄結集。書分兩輯,既遊花園也遊書房,然皆為日常中隨手拈來的遊於藝,文字真摰動人,讀來餘音嬝嬝。從一本詩、一首歌、一場表演、一個活動中……,泛起的回憶漣漪、煙雲、感觸、感想;馬華文壇曾經的文緣殊盛,以及對往事對故人的愐懷。

遊走在書房與花園的屣痕,被梅淑貞化為筆墨銘記之。

此書亦收錄了為亦師長亦知交白垚(她稱他劉大哥哥)大書《縷雲起於綠草》所寫之序文,白垚去後,梅淑貞以〈敢將花葉託煙雲》為悼,一字一低迴。斯人已逝,梅淑貞於是設立〈終站〉,從此再不闢新欄。


作者简介
 
梅淑貞,1949年生於檳榔嶼,祖籍廣東台山。
1974年畢業於吉隆坡拉曼學院商學系,任職會計師兼公司秘書。
除了寫詩,也寫小说、散文、雜文和翻譯。
自1966年起寫作不輟,已發表文字超過三百萬, 2015至2022年在《光明日報》發表長篇小說連載。1983至1985年任《蕉风》月刊主编。
著有詩集《 梅詩集》(1972),散文集《人間集》(1985)和《前朝今朝》(2021),與牧羚奴合譯馬來詩人拉笛夫詩集《湄公河》(1973),合集《犀牛散文選》(1976)等。


目录

歲月的後台 序|梅淑貞 9

輯一|遊花園
詩作判 17
葬花派 19
春夢有痕 21
閨蜜情書 23
關於時間 25
音樂的霍金 27
盜印少年書 29
小小啟示錄 31
兩河之故 33
禽亦有情 35
荷蘭物事 37
自由雞 39
小清單 41
臘味星 44
愛宮豔史 46
文生的美國派 48
末日空氣 50
跳舞的南利 52
愛神的舞 54
信或不信 56
若水 59
有鳳來儀 62
吉米笑日 64
愛蜜麗們 67
後台可觀 70
綠的疑惑 73
西窗下 75
齊來仄拉卡 78
草尖上的露珠 80
地毯和乞丐 82
雞肋和畫像 84
七絕 86
又來撐粵語 89
火燒旗杆與其他 91
露西與麻 94
神級創造力 96
錦上添金 98
有客到 100
彼岸的他者 102
港人愛港 105
胡椒噴霧 107
陳年哈囉喂 109
天竺鍾馗 111
故人新光 114
去了星星的你 117
嚇著長大 120
值錢的荒蕪 122
出走與回歸 125
地理課教的東西 128
神遊地理 130
荷蘭街後裔 133
他們都姓周 136
曾經的鐵器時代 139
舊城翻新 141
這麼近 144
整容王國 147
移花接木門 149
無以為繼 152
獨裁主義者 155
聖詩滿江紅 158
心知道 161
不能說 164
不迷 167
沉默的九十巴仙 169
異見 172
戀戀雞仔聲 175
心曲 178
網網的威脅 181
明珠 183
馬來文 186
馬來國罵 189
猛煞 192
卿卿我我 195
隔世 198
隨心所欲 201
無飯開 204
斗零餐 207
院長 210

輯二|遊書房
野貓作啥 215
泰山或鴻毛 217
輕知識分子 219
也是逆來順受 221
像憂亦憂 223
詩人的悲劇 226
有念有保佑 229
實現預言 231
馬拉拉 233
土法觀星 236
穿越時空 239
文人相親 242
我的黃金周 244
我要做政客 247
友聯文選 250
落霞孤鶩那年 253
仿醉翁亭記 256
質本潔來 259
花中君子 262
玉容寂寞 265
贛粵兩生花 268
香草美人 271
柳成蔭 274
東坡有肉 277
兩大祭文 280
思君令人老 283
友聯之痛 286
吃生菜 289
淚濕春衫袖 292
大豬小豬落玉盤 295
文章累人 298
雲中錦書 301
憶乃健 304
水調 307
舊信 310
奇緣 313
共同 316
筆友 319
拉笛夫 322
姐妹花 325
紅樓夢系列 328
紅花月下風月書 332
因緣殊勝 335
敢將花葉託煙雲
——序《縷雲起於綠草》 342
曾於青史見遺文 354
代跋|終站 358


內文摘錄:

歲月的後台
序|梅淑貞

2013年為何會答應黃俊麟在《星洲日報》開個每星期一篇的新專欄?那一年,自己的全副精神和時間都放在廿多單的公司官司上,一天的工作時間超過十粒鐘,有些日子甚至長達十二三小時。那時還需應對《光明日報》也是每星期一篇的專欄稿,對一名業餘的文字搬運工來說已相當吃力,實在不可能還有餘暇兼顧其他稿債。

但自己偏偏不知死活,下巴輕輕就答應供稿,不過記得並非過程順利,因為記得黃俊麟曾一而再的催促至少要先給個欄名作製版用。

想要起個怎樣的欄名又是另一件傷腦筋的事。這是由於過往幾十年曾開了好幾個專欄,能想到而自己又喜歡的欄名好像都已經用完了,措手不及之下實在也想不出個像樣的欄名出來。總不能炒冷飯欄名再循環吧?

難於取欄名的更主要原因,是根本不知道日後會以什麼題材為主。歌台舞榭已寫過、飲飲食食也寫過、新歌舊曲、光影迷記在咸豐年間也曾學人涉獵,更別提那些曾讓眾報館編輯聞之色變的粵、越、京、崑等戲曲以及《紅樓夢》,都已經寫到濫了也爛了,那麼還有什麼題目或題材可以小作文章呢?

就連想出個專欄名都這般困難,更別提往後每星期一篇的死線稿要用何種擠牙膏的方式才能擠出來。

既然要去到擠牙膏的地步,卻讓區區突然想到一句乍聽之下似是很美,其實卻是諷刺人說話不著邊際漫無目的的「遊花園」,恰恰適合此還不知道要寫啥的新欄。

不過正所謂老狗搞不出新花樣,兩年多一些的〈遊花園〉所寫的,也不過是寫自己會關注的新聞,點滴的故人舊
事,歌影劇的一些不著邊際遊花園式感想,還有自己讀過也喜歡的書。

但沒想到早主編竟然在雜碎文篇中,能整理出一輯「遊書房」來的意外驚喜。這是一直以為〈遊花園〉專欄,不外是另一個名〈無重點〉專欄的花開兩枝,也即是說兩欄的主題內容相近。

作為一名老餅級的業餘文字搬運工,除了缺乏每天必須寫流水作業的專業文字工作者那樣勤於生產而練就一身坐下就能寫的純熟本領之外,但也有少少的看家本領:那就是有強大的已逝歲月當作後台。

歲月的後台強大,究其實也只不過多吃了幾年老米而已,並非從前曾有過什麼豐功偉績。但如果有讀者也曾經聽聞或參與過那些軼聞舊事,讀後亦會有所反饋。

最預料不到且最興奮的一件事,是遠在美國的小友禤素萊,在看過〈舊信〉一文後,竟然在美國奧士汀的德薩斯大學的哈利蘭遜人文研究中心,找到那封區區於1983年寫給安東尼伯吉斯的信,還有寄給他的363期《蕉風》,也一併安安靜靜地收藏在研究中心紀念他的資料館裡。

這是何等榮耀!一直以來以為這位與馬來亞大有淵源的多產且又寫得極一流的小說家,根本不屑去理會此類讀者來函。人家祖師爺級的張愛玲才不理什麼信,即使朋友寄信來也不打開來看,所以估計這名多才多藝的小說大師亦如此。但萬萬也沒想到,他一直收著區區當年卅四歲時,一日與當年的《蕉風》月刊執行編輯紫一思商量後,決定做個Anthony Burgess特輯,因此這個自薦當李兄(紫一思原名李生,甚有古典小說裡書生的姓名風範)助編的AB粉,便以《蕉風》月刊的蟬翼般薄薄信箋,鬼五馬六地手書長達四頁的雞腸文粉絲信,給不知身居何處的心儀作家。

即使不知道他的通訊地址,但寄去出版他的書的企鵝出版社總會收到吧?於是連同剛出版的最新一期《蕉風》,都寄至倫敦的出版社。唯寄望出版社善心大發,能夠將整個印上《蕉風》郵址的白色大信封轉交予他。

當然是如同俗語所說的仿若石沉大海毫無回音。不過也預料到結果會是如此,並沒有多大的失望。那個由自己提出的伯吉斯特輯,好像也有出現。因手頭上無那些年代的《蕉風》,是耶非耶暫且存疑。

後來的三十多年,因自己身經無數劫難,還有每日為活下去而忙,已徹底忘記此位大作家,以及曾以一名忠實粉絲試圖接近偶像的原因,貿貿然寫信給不知身在何處的他。一直到了2015年6月17日那天,突然想到去扣問谷神吉凶,才發現到原來「草蛇灰線,伏脈千里」。

然後有心有力的小友禤素萊,因乘地利之便,得來全不費功夫便找到那信和那份《蕉風》,還拍照來求證是不是念念不忘的舊件。

自己在收到喜訊後,便寫了〈奇緣〉以誌此事。真的是說不出來的感動。以AB這樣一位久負盛名的文壇大咖,竟然會收藏一個不知是啥傢伙的信和一本他大概完全看不懂的中文刊物,而且還收藏了幾十年,在他去世後才交由德州大學當作館藏,還有比這更奇妙的奇緣乎?

開始寫〈遊花園〉專欄時,完全不知道遠居休士頓的劉大哥哥能看到網絡版文章,當然更不曉得他也會看到區區「時間後台強大」的老餅文字。

直到有一日,他在電郵中說〈馬拉拉〉和〈英雄出少年〉「兩文甚好」,才驚覺到原來他一直都有在看!這讓區區立即想到「巴黎住客」聽到此「聯邦客」有次告訴他對看了他在《蘋果日報》所寫的專欄感想時,他立即「花容失色」(這可是他慣常說的)吃驚嚷嚷道:「我的天!你竟然能看到我在《蘋果》寫的東西!全部都給你看光
了!真難為情!」

此就是一般專欄作者的心態:希望讀者(若有的話)都是三唔識七面目徹底模糊的陌生人,並祈求本身的所有親朋戚友同事上司都對自己所寫的東西沒興趣。

據說世上只有小說、詩歌、戲劇這三兩種文學體裁可以完全杜撰,當然閣下若選擇百分百忠於事實來寫也不妨。但也聽說過唯散文不能杜撰,都不知是什麼道理。前些年還有位散文創作獲獎者因有人告發他得獎作品乃閉門造車並非事實,因此引發爭議,後果可能是連獎金獎狀獎牌都飛走了。

散文不可杜撰於這名業餘文字搬運工來說是新聞,不過聽起來也有些道理。雖然專欄文字是比散文較為「鬆弛粗糙」的「雜文」,但有一點卻和散文十分相近,那便是寫專欄一般是我手寫我心,都是所見所聞,或所感所思,不大可能會天馬行空閉門造車。

所以寫專欄,是不計較讓別人看完全相,只要是不認識的就沒問題。

寫〈友聯文選〉那篇時的初衷,是回憶當年的中學生,曾如何從《友聯文選》教科書中豐富滋養了此生,不意卻引起劉大哥哥的極大反應,他甚至要為被作者一事而代為「擊鼓鳴冤」。

後來還寫了大約十篇與《友聯文選》有關的〈遊書房〉文字,有幾篇他可能曾經看到,不過在2015年6月20日之後,
再也不會有他的讀後感了。

在此也得感激〈遊花園〉此專欄,讓此生減少了些許遺憾。除了與三十多年前所寫的熱情洋溢粉絲信隔洋重逢,還在劉大哥哥於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分享彼此對我們最為懷念的中學華文教科書《友聯文選》這套書的熱愛。

2024年1月1日



內文摘錄:

詩作判

年輕律師收到我首發給他的電郵後,在電話上笑道:「哎,我喜歡你的電郵郵址。」難得遇上知音人賞識,立即有些沾沾自喜:「因為世上不平事太多,就只有期待上天安排囉。」

這位帥哥大狀也恁地聰明,竟然能看出這個錯有錯著的郵址另有玄機。約莫在七八年前開了首個谷歌戶口,不知為何想到以「poetic_justice」當作戶名,也不知為何谷歌竟以字數太多拒絕登錄,我即刻僅用單一字母「j」代替「justice」,居然登錄成功,讓我大為興奮。

那年我早已是Jay(周杰倫)的鐵粉,同時也是BYJ(裴勇俊)的死忠粉絲,難得一個活像魚鉤的J字母將兩名終生不移的偶像串連在一起,世上恐難再有如此便宜順當之事。

而初登錄谷歌戶口那年我仍然好好的,既無含冤也無委屈,日子過得平穩安逸,每年至少一兩回遠遊看粵、越、
崑、京諸劇,以為可以一直追逐心頭好下去,可是卻下意識用上「善惡到頭終有報」的宿命論戶名,到了今天還是不明白為何有此異想。

我也喜歡poetic licence(天馬行空)這個詞,因為很久以前自己曾是個大大話話的詩人,以為詩的禮申是詩人專利,放著不用白不用。天才型詩人應用這個禮申特別得心應手,像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像李賀:「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像李義山:「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都是屬無需科學辯證的大話。

近日有部據說根據513史實拍攝的土產片強制上演(所謂強制,即是若有院線拒絕上畫將被撤銷戲院准證),導演在面對片中有捏造歷史事件之嫌的抗議時辯稱自己有「創作禮申」(creative licence),持有不知由哪個政府部門所頒發的自由發揮准證,包括將一切過失甚至從未發生過的負面所謂史實嫁禍非其族類和政敵。

相較之下,區區的詩禮申最多只是發發噏風而已,在強勢的史詩導演手持的竄改和創作歷史令牌面前委實太過小兒科。

愛發噏風的自封詩禮申持有人也無需氣餒,世事到頭來並非人說過就算。剛過去的9月就有位功過不怎樣算得清的歷史人物在鄰國逝世,時間和日期都同樣充滿歷史意義,那是9月16日早上六點二十分。對一名離家去國數十年,至死都未能還鄉掃父母墓的老人家在天之靈而言,從此每年的馬來西亞日都是屬於他的poetic justice。

《星洲日報》〈遊花園〉,2013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