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议题 > 民主會怎麼結束:政變、大災難和科技接管
民主會怎麼結束:政變、大災難和科技接管
上一张
民主會怎麼結束:政變、大災難和科技接管
下一张
prev next

民主會怎麼結束:政變、大災難和科技接管

作者: 大衛.朗西曼
出版社: 立緒
出版日期: 2019-01-0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24
本店售价: RM47.3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二十一世紀危機——民主空心化!

  民主制度可以在完好無缺的情況下失靈!

  二十一世紀所面對的問題是,當我們對民主的制度安排已經變得非常信任,以致在它們失去作用卻察覺不到時,民主還能維持多久?

  這些制度安排除了定期選舉(它仍然是民主政治的基石),還包括民主立法、獨立法庭和出版自由。這一切都可以繼續運作卻沒有做到它們應該做的事。民主空心化的危險在於它會讓我們有一種錯誤的安全感。我們也許會繼續信賴它,向它尋求拯救——哪怕我們又會對它的無力回應呼求感到滿心憤怒。

  .民主制度已走到盡頭?

  近年來,民主受到嚴峻的考驗。繼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等一連串「黑天鵝效應」接連發生後,令人不禁思考,民主制度是否已走到盡頭?

  沒有任何事物、制度是永遠不變的。在某些時候,民主總是消逝在歷史的史冊中。沒有任何人(甚至是國際政治學家法蘭西斯.福山)會相信,民主的美德,會使其永垂不朽。不過,今日西方民主國家大多數公民都會認為,民主的結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並不會戛然而止,至少在他們還在世時不會發生。只有極少數的人會想像,或許這一天將在眼前發生。

  然而就在這幾年,而且是突然之間(幾乎是憑空發生),我們卻都有了這個念頭:這就是民主的盡頭了嗎?如果是的話,我們要怎麼確定呢?本書即是幫助我們識別種種跡象,以及思考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麼事。

  .民主未死,只是中年危機!

  事實上,在全世界,民主已經死過幾百次。我們以為我們知道民主的死亡是什麼模樣:混亂降臨,軍隊出面恢復秩序,一些年後再還政於民(不還政的情形也所在多有)。但我們也許看錯了威脅所在。

  著名政治學家、劍橋大學教授暨本書作者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在本書中審視了西方的政治地景,從古希臘和現代希臘的政變談到核子戰爭、環境災難和最窮凶極惡的罪行,分析民主制度遭受的威脅及其未來。

  在這部銳利的著作中,朗西曼揭示出我們的社會已經發生改變(變得更富裕、年紀更長和更網絡化),不像從前那麼容易分崩離析。歷史從不會重演。代之以,制度的越來越衰敗才是民主的未來的真正威脅。

  今日西方的民主制度正經歷一場中年危機,而這是場全幅度的危機。

  .陰謀論、假新聞與民粹主義

  本書首先探討以往對於民主遭致失敗的種種憂慮,並思考時至今日,這些憂慮是否過時。若聚焦在政變及災難上,我們是否擔心錯了方向?我們是否該轉而將重點放在陰謀論、假新聞或民粹主義?

  並進而解釋,二十一世紀的種種作用力如何「成功」使得人民失去民主而不自知。假使民主的消逝並非戲劇化的大爆炸結束,而是技術性地悄然消失呢?於此同時,民主的結束一定意味著倒退到更糟糕的狀態嗎?或是它可能促使我們前進到另一個階段?

  所有政治體系都會有終結的一天,而民主的故事不會有單一的終點,民主國家也將繼續沿著世界不同時區的不同道路繼續前進。本書帶著活力和嚴謹審視問題,幫助我們思考本來不可思議者:民主的失靈在二十一世紀意味著什麼?繼民主之後有可能有更好的制度出現嗎?

名人推薦

  政治大學系政治系副教授葉浩導讀推薦!

  在論說民主所面對的弔詭與危險時,這本書中肯、細緻和自成一格,讓它在當前大量同類型作品中鶴立雞群。——《衛報》

  《民主會怎麼結束》是對民主及其中年危機的一個透徹研究。居民享受它的果實:自由、繁榮、長壽。民主提供了做一些刺激事情的機會。——《紐約書訊》

  文字清晰而避開政治科學的學術術語,《民主會怎麼結束》極為好讀,對我們理解今日世界大有幫助。——《新政治家》

  那些喜歡多方多面考慮和避免遽下結論的人……會覺得本書是對當下政治時刻一個思考縝密和平衡的分析。——《出版家週刊》

  在讓人欽佩的分析中,作者指出我們的毛病在於記住那些最沒有幫助的歷史事例,總是回溯到一九三○年代去解釋現代政治中我們最不喜歡的部分——特別是川普。——《倫敦旗幟晚報》

  民主還沒有死,在輕快步入墳墓前還可以用一些物理治療續命。這本書不管表現出多麼樂觀的態度,都是一種敷衍人的安慰。——《柯克斯書評》

  什麼殺死了民主?當民主死去,有什麼可以代替它?在這本讓人心曠神怡的著作中,作者倫西曼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它們的答案把我們從霍布斯帶到甘地,從鬥獸場帶到「臉書」。這是一本銳利和重要的書。——吉兒.勒波(Jill Lepore),哈佛大學美國歷史學教授、《這些真理:一部美國歷史》作者

  隨著民主制度凋零,朗西曼認為我們正往錯誤的方向尋找藥方。這部明智和冷靜的作品有說服力地力主,歷史和當代獨裁政權都不足以作為我們理解民主衰頹的嚮導。如果民主終結,它將會是以我們從未經驗過的方式終結。朗西曼此書在一個非常擁擠的領域裡做出了真正的新突破。——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衛.朗西曼David Runciman


  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暨政治與國際研究系主任,英國知名政治評論家。已出版五本書,包括:《Political Hypocrisy》、《The Confidence Trap》(榮獲《衛報》2014年讀者之書),以及《Politics》。定期為《倫敦書評》撰寫政治相關文章,且每週定期主持廣受讚譽的播客(podcast)節目「Talking Politics」。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等。
 


目錄

導讀 民主雖然容易著火,但也比任何制度更能滅火╱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作者序  想像那不可想像者
導論  二○一七年一月二十日

第一章  政變
第二章  災難
第三章  科技接管
第四章  更好的體制?

結論  這就是民主終結的方式
後記  二○五三年一月二十日

延伸閱讀
致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