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华文创作 > 九歌四十:關於飛翔、安定和溫情
九歌四十:關於飛翔、安定和溫情
上一张
九歌四十:關於飛翔、安定和溫情
下一张
prev next

九歌四十:關於飛翔、安定和溫情

作者: 李瑞騰,陳素芳
出版社: 九歌
出版日期: 2018-0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1
本店售价: RM51.45
促销价: RM48.5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九七○、八○年代是台灣文學的黃金年代,副刊當道,文人成立出版社蔚為風氣,林海音成立「純文學」、姚宜瑛創辦「大地」、隱地的爾雅和瘂弦、楊牧與葉步榮、沈燕士共同創設洪範書店。還有時任中華副刊主編小說家蔡文甫,在一九七八年獨資成立九歌出版社,合稱「五小」出版社。走過台灣文學黃金年代,跨越新世紀,四十年來九歌持續出版文學好書,作家群涵蓋華文世界老中青不同世代;並拓展出版領域,分別於一九八八、二○○○年成立以生活為主線及翻譯國外優質作品的健行及天培文化。

從上世紀八○年代到新世紀,九歌的文學路越走越長。走過四十,李瑞騰教授和陳素芳總編共同策畫,邀請不同時世代的四十位作家暢談他們與九歌的情誼與文學因緣。從文學大家
  余光中、張曉風、陳若曦,與文壇中堅廖玉蕙、廖輝英、阿盛、朱少麟到新世代的新人楊富閔、言叔夏、何敬堯等,大陸一級作家劉震雲、畢飛宇、虹影,還有兒童文學家黃秋芳、徐錦成、鄭宗弦、鄭丞鈞等,看見作家與出版社的故事,有讀者變作家,寫作的啟蒙與提攜,還有知遇之恩,充滿溫情、祝福與夢想,踩踏出台灣文學一脈相承的路線。

  下卷是總編陳素芳撰寫的〈關鍵四十〉,娓娓道出九歌社史,從創業的艱辛,到出版蓬勃的黃金歲月,再到文學苦撐待變的年代,看九歌如何堅持文學這條路,還有道不完說不盡的出版故事,與大師梁實秋、琦君、余光中、張繼高、沈君山等人的風采與情誼。

  時代往前走,九歌一本初衷大步前進,出版文學好書,發掘文學新秀,與作家共同創造台灣文學新風景。

本書特色

  ★二○一八年適逢九歌出版社創立四十年,特邀四十位作家談談與九歌的淵源和情誼,包含文壇老中青三代,有余光中、張曉風、廖玉蕙、廖輝英、朱少麟、張經宏、何敬堯、言叔夏、楊富閔,還有大陸作家虹影、劉震雲、畢飛宇,及少兒創作者黃秋芳、鄭丞鈞、鄭宗弦等人。

  ★總編輯陳素芳撰寫〈九歌關鍵四十〉,從四個十年切入九歌出版社發展史,話史、談書、寫大師的故事,走過文學興衰的四十年。


作者介紹

主編簡介

李瑞騰


  台灣南投人,一九五二年生。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二○一○年二月一日起,由中央大學借調至國立台灣文學館擔任館長四年;二○一四年二月一日歸建,專任中文系教授,現為文學院院長(二○一六年六月起)。著有文學論著《台灣文學風貌》、《文學關懷》、《文學尖端對話》、《文學的出路》、《文化理想的追尋》、《老殘夢與愛》、《新詩學》、《詩心與詩史》等,及散文集《有風就要停》、詩集《在中央》等。

陳素芳

  台大中文系畢業,自一九七八年進入九歌事業群服務至今,現任九歌出版社總編輯,曾獲第二屆五四編輯獎,編輯圖書超過一千本。


目錄

總序    李瑞騰

上卷  走過四十年
1.余光中:由不惑到堅定-祝福九歌四十歲誕辰
2.張默:九歌,站在新詩的峰頂―祝九歌出版公司四十周年大
3.陳若曦:九歌就是文學
4.劉靜娟:一起歡喜吃尾牙
5.張曉風:茂美的文學菜圃
6.楊小雲:曾經的璀璨
7.吳敏顯:悠遊的水域
8.高天恩:九歌書香代代傳
9.黃國彬:一千七百五十四頁慷慨
10.蕭蕭:九歌,離文學心靈最近的出版社
11.廖輝英:文人和出版社的情誼比婚姻長
12.邱坤良:記蔡文甫先生與九歌出版社二三事
13.廖玉蕙:不負盛名—寫於九歌出版社40周年慶
14.阿盛:九歌鐵桿粉絲
15.傅佩榮:與九歌的善緣   
16.林文義:異端年代,蔡伯伯的護持
17.林清玄:長歌舞春風
18.封德屏:開創者與扶助者
19.陳幸蕙:陽光馬拉松
20.保真:蓬島九歌四十秋
21.向陽:九歌四十,再造盛世
22.周芬伶:當路越走越長—九歌四十有感
23.林剪雲:知遇
24.游乾桂:九歌四十,因緣九歌
25.劉震雲:與九歌的合作
26.黃秋芳:小床母的文學預言
27.虹影:我開始說話
28.蔡素芬:堅持文學奮戰向前
29.畢飛宇:我與臺北
30.朱少麟:關於飛翔、安定,和溫情——致九歌
31.徐錦成:與九歌一起成長四十年
32.吳鈞堯:九歌路
33.鄭丞鈞:長者的鼓勵及提攜
34.張經宏:感念與感謝
35.鄭宗弦:九歌少兒文學苗圃裡的種子如我
36.陳思宏:一排綠綠的
37.言叔夏:劃撥單的遠方
38.李時雍:頌歌與萌芽
39.何敬堯:水歌吟哦間,燈火二十年
40.楊富閔:臺北故事

下卷
關鍵四十   陳素芳
九歌四十年大事記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