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國/亞洲研究 > 信而有證:澳門身份證發展歷程
信而有證:澳門身份證發展歷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信而有證:澳門身份證發展歷程

作者: 陳震宇
出版社: 三聯
出版日期: 2022-02-1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0.84
本店售价: RM54.1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以《信而有證》為題,取自《左傳.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此句意即為君子者,所說的話都應該是有憑有據、千真萬確,別人自然也無從埋怨或指責。
 
  身份證作為一種由公權力發出的憑證,具有核實持證人身份的作用,就像「君子之言」一樣,憑「徵(證)」使他人「信」其身份而不生疑,使「怨遠於其身」,毋庸再為向他人解釋自己是誰而煩惱。
 
  先天的政治法律地位和社會條件的局限,讓澳門達至「信而有『證』」的過程可謂波折重重,以至歷近百年方克竟全功。在葡萄牙對澳門實施行政管理時,曾多次嘗試在法律容許的框架下,為澳門的居住人口發出統一的身份證明文件,但從未成功,持不同證件的人所享有的待遇也不同;直至現今澳門市民能以「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證明自己擁有「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從而享有不同的法律保障、權利和福利。當中澳門經歷了不同事件的演變,方能結束以往多款身份識別文件並存於社會的局面,同時亦為澳門的「市民身份」建立良好的基礎,讓澳門居民共同建構一個屬於「澳門人」的身份認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震宇
 
  陳震宇,文字工作者,專事澳門研究。
 
  澳門出生,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環境科學一等榮譽學士、倫敦大學東方及非洲研究學院公共政策與管理碩士、澳門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公共行政管理方向)、葡萄牙里斯本大學葡萄牙語言及文化課程高級文憑、英國特許語言學會會員。
 
  《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澳門藍皮書)》撰稿人、澳門基金會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華夏小靈精家國情懷繪本叢書」編審。著有《現代澳門社會治理模式研究》、《澳門郵票》、《澳門立法》,合著有《澳門行政》,編譯有《澳門現代政治行政部分法規選譯(1955-1976)》、《澳門葡籍教育家》、《聖麗達的一生》等。另有學術論文及散文見諸書籍、期刊及報章,涉獵澳門歷史、政治、行政、社會、翻譯、宗教信仰等方面。


目錄

前言
1 葡治時期澳門地區居留制度的演變和身份識別文件(1906-1990)
2 非法移民合法化(1982-1990)——加強居留管理的社會催化劑
3 澳門居民身份證的推行
4 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資格的確立與居民身份證
5 從「僑居證」到「居住證」——澳門居民前赴和居住內地證件沿革
6 澳門的身份證和身份認同的構建
結論
澳門身份證發展紀事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