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Google軟件測試之道
Google軟件測試之道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Google軟件測試之道

作者: (美)惠特克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79.00
市场价格: RM86.11
本店售价: RM76.64
促销价: RM72.33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每天,Google都要測試和發布數百萬個源文件、億萬行的代碼。數以億計的構建動作會觸發幾百萬次的自動化測試,並在好幾十萬個瀏覽器實例上執行。

面對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谷歌是如何測試的呢?惠特克、阿爾邦、卡羅洛編著的《Google軟件測 試之道》從內部視角告訴你這個世界上知名的互聯網公司是如何應對21世紀軟件測試的獨特挑戰的。

《Google軟件測試之道》抓住了Google做測試的本質 ,抓住了Google測試這個時代最復雜軟件的精華。《 Google軟件測試之道》描述了測試解決方案,揭示了測試架構是如何設計、實現和運行的,介紹了軟件測試工程師的角色;講解了技術測試人員應該具有的技術技能;闡述了測試工程師在產品生命周期中的職責;講述了測試管理及在Google的測試歷史或在主要產品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工程師的訪談,這對那些試圖建立類似Google的測試流程或團隊的人受益很大。最后,《Google軟件測試之道》還介紹了作者對於 Google測試如何繼續演進的見解、Google乃至整個業界的測試方向的一些預言,相信很多讀者都會感受到其中的洞察力,甚至感到震驚。本書可以作為任何從事軟件測試人員到達目標的指南。

《Google軟件測試之道》適合開發人員、測試人員、測試管理人員使用,也適合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學習用書,以及培訓學校的教材。隋朝存在歷史雖短,卻涌現出一大批科技專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

呂變庭、潘思遠編著的《隋朝科 技人物志輯要》主要以原始記載為據,旨在還原歷史的真實,從《大業雜記》、《太平御覽》、《說郛》 、《續高僧傳》、《全隋文》等典籍中爬梳整理,輯出70多位較為重要的科技人物資料。這些傳記史料,涵蓋了天文、歷法、建築、數學、冶金、醫學、食品、紡織等多個領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隋朝科技發展的歷史全貌 。

本書適合大專院校的教師、研究生以及對中國古代史、科技史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目錄

第1章 Google軟件測試介紹 1
1.1 質量不等於測試 5
1.2 角色 6
1.2.1 軟件開發工程師(SWE) 7
1.2.2 軟件測試開發工程師(SET) 7
1.2.3 測試工程師(TE) 8
1.3 組織結構 9
1.4 爬、走、跑 10
1.5 測試類型 12

第2章 軟件測試開發工程師 15
2.1 SET的工作 17
2.1.1 開發和測試流程 17
2.1.2 SET究竟是誰 21
2.1.3 項目的早期階段 22
2.1.4 團隊結構 23
2.1.5 設計文檔 24
2.1.6 接口與協議 26
2.1.7 自動化計划 27
2.1.8 可測試性 28
2.1.9 SET的工作流程:一個實例 31
2.1.10 測試執行 41
2.1.11 測試大小的定義 42
2.1.12 測試規模在共享測試平台中的使用 45
2.1.13 測試規模的益處 46
2.1.14 測試運行要求 48
2.2 測試認證 54
2.3 SET的招聘 62
2.4 與工具開發工程師Ted Mao的訪談 68
2.5 與Web Driver的創建者Simon Stewart的對話 70

第3章 測試工程師 75
3.1 一種面向用戶的測試角色 75
3.2 測試工程師的工作 76
3.2.1 測試計划 79
3.2.2 風險 94
3.2.3 測試用例的生命周期 104
3.2.4 bug的生命周期 109
3.2.5 TE的招聘 121
3.2.6 Google的測試領導和管理工作 128
3.2.7 維護模式的測試(Maintenance Mode Testing) 131
3.2.8 質量機器人(Quality Bot)實驗 134
3.2.9 BITE實驗 145
3.2.10 Google Test Analytics 154
3.2.11 零成本測試流程 159
3.2.12 外部供應商 163
3.3 與Google Docs測試工程師林賽·韋伯斯特(Lindsay Webster)的訪談 165
3.4 與YouTube測試工程師安普·周(Apple Chow)的訪談 170

第4章 測試工程經理 177
4.1 測試工程經理的工作 177
4.2 獲得項目和人員 179
4.3 影響力 180
4.4 Gmail測試工程經理Ankit Mehta的訪談 182
4.5 Android測試工程經理Hung Dang的訪談 188
4.6 Chrome測試工程經理Joel Hynoski的訪談 192
4.7 測試總監 197
4.8 搜索和地理信息測試總監Shelton Mar的訪談 198
4.9 工程工具總監Ashish Kumar的訪談 201
4.10 印度Google測試總監SujaySahni訪談 205
4.11 工程經理Brad Green訪談 209
4.12 James Whittaker訪談 212

第5章 Google軟件測試改進 219
5.1 Google流程中的致命缺陷 219
5.2 SET的未來 221
5.3 TE的未來 222
5.4 測試總監和經理的未來 223
5.5 未來的測試基礎設施 224
5.6 結論 225

附錄A Chrome OS測試計划 227
A.1 測試主題概述 227
A.2 風險分析 228
A.3 每次構建版本的基線測試 228
A.4 最新可測試版本(Last Known Good,LKG)的每日測試 229
A.5 發布版本測試 229
A.6 手工測試與自動化測試 229
A.7 開發和測試的質量關注點 230
A.8 發布通道 230
A.9 用戶輸入 230
A.10 測試用例庫 231
A.11 測試儀表盤 231
A.12 虛擬化 231
A.13 性能 231
A.14 壓力、長時運行和穩定性測試 231
A.15 測試執行框架(Autotest) 232
A.16 OEM廠商 232
A.17 硬件實驗田 232
A.18 端到端測試自動化集群 232
A.19 測試瀏覽器的應用管理器 232
A.20 瀏覽器的可測試性 233
A.21 硬件 234
A.22 時間線 234
A.23 主要的測試驅動力 236
A.24 相關文檔 236

附錄B Chrome的漫游測試 239
B.1 購物漫游 239
B.2 學生漫游 240
B.3 國際長途電話漫游 241
B.4 地標漫游 241
B.5 通宵漫游 242
B.6 公務漫游測試 243
B.7 危險地帶漫游 243
B.8 個性化漫游 244

附錄C 有關工具和代碼的博客文章 245
C.1 使用BITE從bug和冗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 245
C.2 發布QualityBot 247
C.3 RPF:Google的錄制回放框架 249
C.4 Google測試分析系統(Google Test Analytics)——現在開源了 251

附錄D 術語表 257